2013年车市收官,中国汽车产销站上2000万辆新台阶已成定局。不过,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型不能光看这些大数。汽车“三包”规定执行情况如?#21361;?#28040;费者退换了多少辆汽车,有多少存在质量缺陷的汽车被主动召回?这些“小数据”的意义不可小觑。
平心而论,2013年是国内汽车消费环境大幅度改善的一年,仅汽车召回数量就同比增长65.8%,创历史新高。过去?#35270;?#32819;闻的汽车退换也有了一些成功案例。不过对比美国等汽车发达国家,中国整体还没有走出“消费者弱势”的怪圈。大型车展上、4S店外时而上演的“维权秀?#26412;?#26159;例证。单纯以产销量论英雄,显然不是汽车强国的考核标尺。
各地质量监管部门、流通监管部门和消费维权组织应当更加有力地做好汽车消费维权工作,用更加?#27427;?#20110;消费者的维权结果倒逼汽车产业质?#21487;?#32423;,真正实现我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毕竟,消费者不能从汽车购买和使用中感受到幸福和安全,再高的数字增长都没有实际意义。
每一辆“问题新车”背后,?#21152;?#19968;个家庭出行梦想升级的曲折故事;每一起由群发性投诉引发调查和召回的案例背后,?#23478;?#34255;着公共安全和利益的博弈。汽车“三包”等维权法规更加负责地落地,汽车强国的梦想才有可能实现。
TAG:汽车 汽车产业 消费 维权